社区文化与健康服务产业学院建设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建设目标:秉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产业与专业深度对接的原则,紧跟产业发展步履,与汕头家庭服务健康照护企业合作共建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培训模式、证书考核模式、课程改革、课程标准制定、行业发展研究、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构建“课证共生共长”模式,最终与家庭服务企业形成“五共机制”:共建专业、共编课程、共育师资、共建标准、共同走出去,做到校企、学生、市场三方满意。
(二)建设思路
(一)总体建设思路
为更好的响应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与“三教”改革,满足当地家庭服务人才的需求,联合济南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久优家政(北京)、裕优家政(汕头)有限公司,共同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通过深入行业和企业调研,及时了解行业最新的用人需求、技能要求、产业发展等情况,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需求和培养方案、共同制定课程内容标准,使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从而建立专业随产业发展的动态调整机制,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保证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实用性和可靠性。
(二)具体建设思路
① 家庭服务人才课程体系建设
以“岗位引导、项目驱动”为出发点,基于家政服务工作流程开发构建理论基础课、岗位基础课、岗位核心课,结合企业岗位胜任力模型及任职标准,引入阳光大姐1+X证书课程,建设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职业精神的课程体系。
② 教学技术应用创新
通过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实现教学、实训、考试、测评等课堂教学活动理实一体化,与行业需求无缝连接。
③ 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学校和企业双师带头人培养,制定不同层次专兼职教师的培养计划,采取企业实践、校企交流等多种形式,通过参加“1+X”证书师资培训班的培训获得资格认证。
④ 产教融合深度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健全以企业为重要主导、高校为重要支撑、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中心任务的高等教育产教融合创新机制。
(三)建设内容
(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采取校企合作多元主体协同,与合作单位形成通过协议组织共建共管的架构,运用理事会治理架构、下设母婴服务专业建设分委会、家庭营养健康分委会、家庭教育分委会等专委,在学校级别校企合作委员会领导下,形成有效发挥作用的治理模式,赋予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所需的人权、事权、财权,建设科学高效、保障有力的制度体系。
(二)加强社区服务高水平专业建设。围绕南粤家政、广东技工等产业急需的社区家庭服务产业构建优势特色专业。运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等实践场所促进知行合一、工学结合,共同开展专业建设,共同实施教学改革;全面推行“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模式,持续开展母婴护理1+X证书制度试点,申请考核基地。学校与合作单位共同组织开发南粤家政鮀城课堂教学体系(潮汕母婴营养健康、潮汕文化家风家规篇、潮汕侨家、潮汕家庭服务礼仪等)5门以上课程和5种以上教材,采取“情境导入、任务驱动”的开发思路,基于真实的项目,开发课程。课程研发采取双向互动教学模式:教师具备(教学安排、课程大纲、讲稿、课件、课堂沙龙、教师手册等教学资源)、学生具备(学生手册、实训指导书、习题等学习资源)。试行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占专业在校生规模占比30%(120人左右)以上,行业企业一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教学任务授课课时占专业课总课时的20%(约520节)以上。
(三)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依托合作单位建设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建立产业学院教师工作室(坊),落实教师到企业实践和轮训每年累计不少于90天。探索校企轮换职工制度,校企互聘管理层制度。建设期内,每年10位以上的专任教师到合作单位实践锻炼,来自合作单位的兼职教师占比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20%(3人以上)。
(四)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充分考虑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服务实践的需求,共设置54个工位,可以开展技能点涉及100多项实践。校企积极开展社会培训,进入社区开展文化与健康活动。
(五)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联合合作单位共建母婴护理技术技能创新平台、产后康复、营养健康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家庭服务企业孵化器、通过广东省双百工程落实家政企业进社区精神。建设期内,非学历培训到款额不少于10万元;横向应用技术研发项目入帐经费不少于20万元。
建设任务进度
保障措施
一、制度保障
学院出台《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强校工程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职业教育产业学院报账科目、报账流程和奖励办法,调动专业教师从事产业学院建设的积极性。
学系制订建设项目任务分解表。根据学院《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强校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分年度制定建设项目任务分解表,把每项建设内容按工作任务、工作成果、佐证材料、完成时间节点及预算经费加以细化,并具体落实责任人和配合人。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规范,制定工作标准和管理规范。
二、经费保障
学校3年规划投入总资金预计为170万元。另外,共建企业有意向捐赠价值约80万元设施设备以及其他资源支持。
隐性社会性资源保障
合作共建方济南阳光大姐有限公司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是全国家庭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山东省著名商标和济南市第三产业重点企业,人社部育婴员、保育员、家政服务员和教育部第三方委托“1+X”证书认证机构。企业拥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国家级家政服务标准化示范基地等资源,在平台上拥有高地资源。
预期成果
(一)完善和深化学校社区服务专业核心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体系
通过课程与教学内容建设,针对行业关键岗位要求,共同制定专业课程标准和质量标准,确定核心岗位知识点和技能点,完善和深化专业教材体系建设,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校企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
校企共同建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通过真实的项目实训,实现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以达到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增强劳动观念、练就实践能力、实现角色转换、培养综合职业素质的目标。
(三)专业建设品牌效应凸显,学校办学实力大幅提升
全力打造特色专业,优化专业发展结构、强化专业特色、注重专业创新,同时深化校企合作,培育校企合作特色专业,形成专业特色中心,树立区域院校社区服务专业引领的标杆,增强招生吸引力,大幅提升学校办学实力。
(四)人才培养成效规模显著,服务社会能力持续增强
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能够使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更加吻合,社会、行业、企业对学校技能应用型人才和社会培训的依存度将进一步提高。
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考评工作,与企业共同进行的应用技术研发和推广能力的不断加强,将为社会、企业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