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英歌舞传承发展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发布者:艺术设计学院审核发布时间:2024-09-29浏览次数:10

7月4日上午,我校召开英歌舞脸谱设计阶段性成果专家论证研讨会。学校党委书记王小辉出席会议并讲话。汕头市文化馆副馆长陈少冰,广东潮剧院原副院长、一级导演郭楠,广东潮剧院一级舞美设计师曾育妮,潮阳区文化馆原馆长翁木顺与国家级非遗项目英歌(潮阳英歌)省级传承人林芳武等多位专家,学校党委副书记方小铁、副校长林育青参加会议。会上,学校英歌舞设计与创作团队成员分别介绍了脸谱的设计思路与人物背景,展示我校对英歌舞传统文化的深刻研究与创作精神。专家们对脸谱设计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专业的建议。

王小辉指出,科学化、规范化、严谨化的非遗文化传承对于英歌舞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并提出五点建议,一要深入了解英歌舞的起源和历史;二要聚焦重点领域实现突破;三要加强理论研究,深化对英歌舞文化价值的认识;四要为英歌舞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五要提倡创新思维,推动英歌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此次研讨会不仅为英歌舞脸谱设计提供了专业的论证和指导,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搭建了一个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双方希望通过共同努力,英歌舞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能够在新时代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 



学校英歌舞工作在党委书记王小辉的精心组织与引领下,迈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党委副书记方小铁带领英歌舞传,调研团队,深入汕头潮阳后溪、汕尾陆丰甲子、揭阳普宁南山等国家级英歌舞非遗传承基地,开展了一系列走访调研活动。

走访中,团队成员有幸与多位英歌舞非遗传承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后溪队的林芳武大师、甲子队的林炳光大师与南山队的陈来发大师不仅向团队展示了英歌舞的精湛技艺,而且详细地解析了英歌舞的起源与发展史,极大地加深了团队成员对这一传统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这次走访,学校英歌

舞团队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研究资料,并在与大师们的交流中汲取了灵感与创意,为学院英歌舞的科研方向拓宽了新的思路。学校将继续秉承德智体美劳的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构建具有汕职特色的潮汕文化传播品牌,为传承和发展潮汕英歌舞文化贡献力量。


2024年8月28日下午,我校英歌舞传承发展中心在金园校区成功举办了研讨会。会议由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周小酉主持,学校党委副书记方小铁,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林育青,党委委员、党委办公室主任陈锦莹,技能实训中心副主任陈宁,以及英歌舞创作团队成员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上,文史考证组组长李沫彦首先介绍了全阵容英歌角色的人物小传,为英歌角色的背景和故事提供了详尽的考证;脸谱设计组组长魏军随后展示了团队设计的脸谱图案,深刻体现了英歌角色的性格特点;服装文化组组长杨青详细汇报了英歌角色服装的设计与制作过程,解析服装的文化特色和创新元素;文化传承组代表梁微则汇报了英歌体育选项课与社团的分工合作训练进展,强调了队伍训练的重要性;文创研发组组长张岚分享了英歌元素在艺术设计课堂的应用情况,助力推广英歌衍生文化。

方书记在会议中指出,英歌非遗文化周是展示我校英歌舞成果的重要平台,各小组应加快研发进度,紧密合作,确保英歌非遗文化周的准备工作顺利进行,以展示我校在英歌舞领域的阶段性成果和文化特色。



9月13日与9月26日,我校分别举办英歌舞传承发展阶段性成果专家论证会与鉴定会。会议特别邀请了汕头市文化馆副馆长陈少冰、汕头大学图书馆特色文献服务部主任金文坚、广东潮剧院一级舞美设计师曾育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英歌(潮阳英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林芳武、广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英歌(潮南英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洪少华对项目进行论证。

学校英歌舞创作组成员逐一向专家组展示与汇报了我校对英歌全阵容角色的脸谱、服装与动作的设计情况,充分展示英歌艺术的独有特色。

评审专家表示,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提交专家组论证的英歌舞表演队伍充分展现了潮汕地区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艺术魅力。其服饰精美,在色彩搭配上极为考究,是潮汕民间艺术特色的直观体现。人物脸谱绘制细致,角色性格被生动刻画,民间艺术的精湛技艺展露无遗。表演中的武术与舞蹈动作实现了完美融合,队形的变化流畅又自然,既体现出表演者高超的技艺,又展现了团队协作精神。专家一致认为我校英歌舞表演队伍“在英歌舞领域具有代表性,整体表演在国内属于较高的艺术水准、在文化推广方面具有较高的传播价值”。

论证会与鉴定会的成功举办,不仅肯定了我校英歌舞传承发展阶段性成果,也为校园英歌的传播和推广开辟了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