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音乐,是流传于广东粤东地区各类民间器乐的总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而潮州锣鼓,是广东潮州的民间传统器乐吹打乐的一种,分为潮州大锣鼓,潮州小锣鼓,潮州苏锣鼓等多种,其中以潮州大锣鼓最为著名。
为了做好潮州音乐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推动国乐艺术的活态和发展,结合我系音乐专业打击乐演奏课程方向,探索潮州音乐的发展道路,开拓新的教学理念与实践方式。近期,我系音乐专业教研室杨青主任、庄冰老师、吴佳珩老师与郭佳蓉老师一行到汕头文化艺术学校聆听“南国鼓王”民乐演奏家陈佐辉大师分享的《国乐艺术和岭南音乐的守正传承与创新发展》讲座,了解关于“潮州大锣鼓”的音乐故事。
陈佐辉大师与我们分享:
我从小受潮汕文化滋养,我的“根”是潮州大锣鼓,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我开始融汇贯通,学习西方打击乐的演奏形式,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接受兼容与跨界,在打击乐语言和节奏中寻找新思路。
守正传承与创新发展是当今文化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时代在发展,文化在传承。我们要多接触外来文化,才能适应时代的进步,这有助于我们在专业技术上努力前行,使得传统文化适应潮流的发展,但一专多能,我坚持潮州大锣鼓为主线,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与演奏技术,不忘初心,坚守使命。
通过对潮汕文化和民间音乐深入探索和学习,陈佐辉大师与老师们交流认为:作为身在潮汕大地的音乐工作者,既要懂得敬畏潮州音乐的历史传统,更要深入研究、吸纳潮汕传统音乐精华,重视音乐传统的“本来”,互鉴融合“外来”,大胆探索“未来”,才能带领着打击乐爱好者和我系音乐专业学生学习和传承,共同推动潮州音乐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