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研勇于创新 ——访学院机电工程系余阿陵老师
发布人:校友会复审  发布时间:2019-06-29   浏览次数:10


科研勇于创新

——访学院机电工程系余阿陵老师


人物简介:余阿陵1983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学院机电工程系电子科学技术专业讲师、工程师历任实验室主任、机电工程系行政负责人。在科研方面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发研制“车用电池迟滞电压管理的LED照明电路”等项目,并发表了相应论文。

晴空万里,朵朵白云随风飘浮,这无疑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拱桥下的嬉笑声打破了午后的寂静。升旗台下,模型飞机的轰鸣声划破天际,欢呼声打破秋日的慵懒,注定了今天的不平凡。

    在得知机电工程系的余阿陵老师今天下午会到学院科技协会的摊点。于是,我和伙伴们匆匆赶到了现场。恰巧赶上了学院科技协会与汕头市航模协会联合举办的航模飞行演示活动。知道我们的到来,老师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在阵阵的喝彩声中,我们开始有说有笑地畅谈起来。

心系科研实践创新

    老师是学院科技协会的指导老师,看到此次航模的成功试行,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余老师告诉我们,学院科技协会的成立,给热爱科技研究的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才能的平台,他们在里面能自我发挥,与老师同学交流探讨,共同动手实验,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说到这里,我们不禁有了疑虑。那么,学院科技协会的成员是不是都是计算机系和机电工程系的科技研究爱好者呢?听到我们的困惑,余老师笑开了脸,他告诉我们,协会坚持的是科技一体化的信念,里面的成员都是来自不同系不同专业的学生。譬如,出口产品的说明书,就是关乎外语系学生的对口专业。设计方面,可能涉及到物理方面的知识。包装销售,可能就牵涉到经管系学生的强项等等。因此,不是非得计算机系和机电工程系的学生才可以参与。

    作为科技协会的指导老师,余老师一直坚持与学生架起沟通的桥梁。课本上学到的终归只是概念。理论上学到的再多,没有付诸实践,终究也只是纸上谈兵。他一直鼓励学生要勇于尝试、多动手实践。虽然学院的设备条件还不够成熟完善,但是他们会把科技一体化的信念贯穿到每一个流程,坚持与外合作,通过不断的实验、实践来丰富他们的经验。

    在科研的道路上,余老师始终把实践创新放在首位,积极参与每一项的科研活动,心系科研,满“室”馨香!

灵魂的工程师

    众所周知,机电工程系是院极具特色的一个学系。机电工程系,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关于机械、电子技术、汽车等相关学科的学系。据老师反映,该学系刚开始创办的时候只有400多人,在五六年的时间段里,人数足足翻了三倍,这些都得益于学院的支持。设备条件的改善,师资的扩充,人才结构的变化,促使机电系不断地蜕变,释放光芒。

     作为男生居多的机电系行政负责人,余阿陵老师又是怎样做到对学生有条不紊的管理,深受同学们的爱戴?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在校任职期间,余老师始终与机电系学生科科长、各专业老师及团总支学生会的学生干部通作合力。课堂上,他与学生打成一片,共同学习,探讨研究实验,拉近彼此的距离。课余时间,他也会到系各个地方走动,调查学生各方面的需求。不久前的台风“天兔”降临院,他更是与院系领导老师一同走到一线,深入学生群中,关注学生的最新状况,随他们进行亲切的询问、关怀。正是余阿陵主任这种与学生近距离接触的教学方式和对学生关怀入致的态度,使他深得学生们的爱戴。

    他用知识改变学生的命运。他用近似于友情的师生情感动学生的内心。他是学生眼里的灵魂工程师。他便是我院机电工程系的——余阿陵老师

平凡中见非凡

   1979年参加高考,1983年毕业的他,毕业后分别在江汉石油学院、石油勘探总公司仪器厂、汕头华星电子有限公司从事教学、科研及技术管理工作。当时的他只是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科技研究上的许多层面他都不懂,但是,虚心求学,不轻言放弃的性格,丰富了他的求学经验、工作经历。2004年,凭着多年企业一线工作的经验及从企业角度认识“职业教育”的需求,余1983年毕业来到我们汕职院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一直是余老师一贯的宗旨,在汕职院的教学工作中,他也不例外。在课上,他与学生的关系亲密得如朋友一般,学生都喜欢听他的课;课后的他,喜欢与不同专业的学生做一些科技研究,总是沉浸在科技的海洋里。因为他觉得科技研究就应该与别人分享与交流,并在分享与交流中不断取得进步与获得快乐。

    平平凡凡的他总能给我们创造出非一般的奇迹,不仅在技能大赛上他自己获得的奖项无数,而且在他所指导带领的学生一个个都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当我们正为他取得的成就而称赞不已时,只见余主任谦虚地说,这一切都得感谢学校给我们师生提供的这一平台,得益于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师生共同的努力,这些成功是属于大家的!

薪火相传,给予希望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找不到自己心中所期待的工作,对此余老师有一番见解与建议。他觉得大学生就应该敢闯敢做,哪怕失败了也要改正并坚持下去,平时要多看书、多动手,多锻炼自己的技能,多参加课外活动,因为“动手行为本身,代表着大脑对知识应用的实现,是最好的实践”。

     当我们谈及余老师对新生的寄语时,只见他亲切又和蔼地对我们说,希望新一届学生能接下上一届学生的接力棒,好好珍惜大学时光,努力学习专业技能知识,不断进取,为将来踏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不给大学留下遗憾。每一个同学从入校开始,就会一直问老师、问师兄师姐,其所学专业的将来会怎样,但所有的回答其实只代表着别人的认识,事实上真正能给自已答案的恰恰是我们同学自己,所以新同学要为将来回答自己,学习、奋斗!今天各位同学选择专业职业的空间,比较起老师当年的时代有着大得多的选择空间,只要认准了自已的路,不要将太多的时间放在选择上,而应将努力放在实践上!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在与余老师的访谈中,总能看到他嘴角露出的微笑。没错,这就是他,一个温和、谦虚又真实的机电系老师。尽管他口诉的自己的这一切成就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是,心里还是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感谢他带给了我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更感谢他给我们学院付出的辛劳,正因为有了他们这群默默奉献的人,我们汕职院才能发展的如此好,甚至更好!

《汕职院青年》记者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