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理想 激情行走 ——访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徐文老师
发布人:校友会复审  发布时间:2019-06-29   浏览次数:10


胸怀理想  激情行走

——访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徐文老师


四月的天,时而阴雨绵绵,时而艳阳高照,风雨消退后迎来了一个明媚的天,笔者有幸采访了获得2014年汕头市“优秀德育课教师”荣誉称号的徐文老师,让我们一起领略徐老师对生活和工作乐观积极、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辛勤付出  收获硕果

徐文,20077月毕业于江西南昌大学,毕业后便来到汕头,就职于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现为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专任教师。“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付出,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才能把教育发扬光大。”徐文老师认为,当一名教师,最根本、最首要的前提是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只有爱岗才可能敬业。他热爱教师职业,并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他始终相信“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总是以饱满的热情对待自己准备讲授的每一节课,以最充分的准备给予学生最全面的知识。对徐文老师而言,能得到学生的肯定就是他最大的收获,更是最大的满足。

徐文老师在读大学时,就深深地理解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句话以及其中包含的哲理,所以他充分利用短短的几年大学时光,不断地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在打牢理论基础的同时,更是有所侧重,他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偏重对德育理论的研究,在课余时间,研读鲁洁主编的《德育理论》,檀传宝主编的《学校道德理原理》,艾·C·奥思斯坦著(美)、杨树兵等译的《Foundations of Education》(《教育基础》)等著作,对这些名著的认真钻研,为其日后的理论教学打下了扎实、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

除了拥有专业的知识,作为一名教师,更需要有敬业乐业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徐文老师总是默默地耕耘,也收获了众多的荣誉:2008年,他获得学院组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他撰写的论文《沟通在学校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运用》荣获2008年度汕头市“优秀德育论文”三等奖;在2009年广东省“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他荣获“优秀奖”;2010年第一批被学院评为“骨干教师”等等。

面对诸多的荣誉,徐文并没有恃才傲物,而是以荣誉为动力,时刻鞭策着自己更加努力地不断钻研新的课题。据了解,徐文老师近年来撰写发表了多篇论文,其中由他撰写的论文《美国的学校公民教育对我国的启示》于20063月发表于著名学术期刊《前沿》,并于20065月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思想政治)》全文转载;《西欧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于20088月发表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沟通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运用》于20098月发表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未成年人道德人格培养研究述评》于20108月发表于《思茅古师师范大学》等等。这一系列的学术成果,都是徐文老师用辛勤的汗水浇灌而收获的硕果。

每个人的生活都并非一帆风顺,生活中面临的困难也并不少见,关键是你怎么去面对。在徐文老师不斐成绩的背后,也有着常人所不知道的辛勤付出。“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自己不敢去面对!”徐老师在申报广东省的思政课题期间,申报了三次都未能成功,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不断地去总结每次失败的教训,不断地提升着自己。泰戈尔说过: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创造出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经过不懈努力,徐文老师最后终于成功地申报了课题

有句民谚说得好:“动力来自于压力! 笔者认为每一种工作都会有无形的压力存在着,在工作中产生压力也是每个人在所难免的。徐文老师也不例外,但他会充分利用空闲时间适当地进行一些运动,譬如踢足球等来缓解压力让自己达到身心愉悦,从而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来,以饱满的热情,迎接美好的明天!

沂水春风  诲人不倦

徐文老师从事教学工作多年,逐渐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这种模式要求学生与老师一同授课,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尽情释放自我。其中“合作、探究”是指导学生在一定规模的群体中,通过互助性学习,主动建构知识,实现身心发展的教学目的。比如,在课堂中,徐老师偶尔会举办辩论赛之类的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合作探究的前提是独立思考,徐老师要求每一位学生独立思考、探究问题,并拥有自己的观点,从而实现自己的论证。在活动过程中相互交流,让信息双向传递,从而使大家产生共鸣。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更具有时代性和实效性。时事政治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言,是不可缺少的课程资源。徐老师在教育教学上,喜欢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去了解时事热点,通过完成任务去检验时事观点。他始终相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让学生将自己查找到的资料制成ppt(课件),让学生讲述自己所要表达的观点以及想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锻炼学生思考与表达的能力。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徐文老师一直主张教书“育”人的理念,作为一名思政课理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懂得如何去“育”人。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在工作中,徐老师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的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要求自身的道德素质要高,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去“育”学生,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分清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学生偶尔犯错,在所难免。面对一些犯错的学生,徐文老师首先想到的并不是批评和责备,而是更多地去倾听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去教导学生。“晓之以理”旨在说理、明道,做到理透解惑、道彰傅人,从而达到启锁开心、教诲育人的目的。晓之以理,在于爱心为本。为师者,须有慈爱之心,襄扶之意,才能使“晓之以理”施之有恒,行之有效。尤其是对后进生,更应爱护有加,关怀备至。在进行“晓之以理”的教育中,赋予深厚的爱和纯真的情,使学生在教诲中得到关爱和温暖,从而使结瘀心头的疑惑、偏见随之释然而去。“动之以情”注重感情色彩,是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去融化学生的内心,从而让他们可以明白自身的错误,自觉地承认自己的错误,使学生得到一定的关心和呵护,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现在学生的自主意识往往不够强,不懂得如何进行自我学习,徐文老师会通过开设一些课程,让学生的思维得以训练,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和明白大学与小学初中高中的区别,从而更好地去实现自我学习。

徐文老师真诚谦卑、乐于分享,带领学生不断成长;他胸怀理想、激情行走,致力于唤醒学生向善向上的情感,引领学生走向崇高、诗意前行;他“春风化雨”,用爱开启幸福之门;他“润物无声”,以情滋养学生心田。

院报学生记者/陈佩欣

指导老师/唐林汉 郑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