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经遇到过以下情况?
因为做错了一件小事念念不忘;
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一直闷闷不乐;
因为别人的一个举动认为他们对自己不友好;
因为一件不确定的事情,陷入自我怀疑......
以上这种毫无意义的情形,会让我们产生许多负面情绪,这就是一种内耗。
一、什么是内耗效应?
在群体心理学中有一个专用名词:[内耗效应]。
内耗效应指在群体心理学中,人们把社会或部门内部因不协调、或矛盾等造成的人力、物力等方面无谓的消耗而产生的负效应现象。


二、内耗的表现有哪些
①犹豫不决
优柔寡断,做事拖拖拉拉,没有效率,这种犹豫的情绪会让你错过很多机会。
②想太多,过度恐慌
思考是人类一种正常的心理行为,但凡事物极必反,过度的思考会沉溺于消极的思想,从而产生负面情绪。
③容易被他人影响情绪
对方展现出一点不愉快的表情,自己情绪也一起低落下去,好几天都不见得有好转,甚至可能出现抑郁、害怕社交等。
④贬低自己
因为小错误就会在心里把自己想的一无是处,甚至陷入彻底放弃自己的状态。
⑤和自己较劲
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根筋”,总是跟自己较劲,精力是一种消耗品,把过多精力用在胡思乱想上,花费在有用事情上的精力就少了。

三、如何摆脱内耗
①停止纠结
为自己制定新的想法或计划,不要思虑过多,想法大于行动,迟迟无法决定,导致拖延,长期持续人就会产生自我否定的心理。

②认识自己,拆分目标
适当对自己放低要求,比如学习英语,不要计划在短时间内计划学习很多,把整体目标分为每天、每周、每月,坚持落实,每完成一个小目标都会增加满足感,更加自信。
③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当你产生不好的情绪时,你的兴趣爱好可以帮你从中摆脱出来,比如运动、拍摄、旅游、阅读等。

④不要过度思考负面信息
做一件事的时候不要去设想失败,这样会带来负面的情绪,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有一个好的开始。
⑤学会接纳自己
接纳自己,不过多在意他人对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让自己更加自信,对无关紧要的事情不过多的在意。
⑥认清时间的重要性
不为过去的事情而后悔,不为未来的事情而担忧,珍惜当下,把注意力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从某种意义上看,精神上的内耗也是一种“积极”心理。
内耗的过程,是想让自己变得更好,如果不内耗,可能连解决问题的动力和出口都没有了。赫尔曼·黑塞说:“那些不适应这个世界的人,其实已经快要找到自己了。”相信你也已经在路上。
初审:陈媛媛
终审:曾 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