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萍院长开讲2023年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
发布人:应用外语学院编辑  发布时间:2023-03-23   浏览次数:648


32日下午,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吴萍在院本部第三实训楼虚拟仿真实训室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为题,为外语系团学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开讲2023年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

课前,吴萍院长与同学们亲切交流,深入了解在场同学在学习生活及工作上的具体情况,并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给出相应建议。

课程伊始,吴萍院长以党的二十大为切入点深入解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含义,并结合报告中的13个强国”“5个中国”,用简图的方式全面阐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素。



吴萍院长从两个维度出发,为同学们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定义。在时间维度上,向大家讲述中国式现代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现进程,结合汕头相关历史及吴萍院长真实的生活学习经验,让同学们更透彻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在发展模式维度上,对比中国式现代化和西方现代化的区别,总结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发展困境,通过展示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多种数据,深入浅出解读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中国特色:我们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吴院长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及我国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现实。



接着,吴萍院长讲解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事实。以习近平总书记走访群众的实例来诠释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天人合一”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体现。在讲解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关系时,吴萍院长从中国式现代化中物质现代化、制度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三个层面分析,说明了现代化也是一场深刻的人类自我革命,归根结底就是人的现代化。



最后,吴萍院长鼓励同学们要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全面发展,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外语系







编辑:张

校对:张丹敏

初审:庄扬

复审:李

终审:周乐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