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向同行 协同创新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课程思政”研讨会

发布者:思政部复审发布时间:2020-04-30动态浏览次数:10

   课程思政,是落实校园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是做好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推动落实学院“创新强校工程”中关于“课程思政”的建设项目,引导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马院”)在金园校区阶段教室召开“课程思政”第二场研讨会,学院10门课程思政试点专业课负责人、马院全体教师参加研讨会 ,研讨会由马院院长林文雄主持。              

首先,林文雄院长对“课程思政”的内涵及要义作概要性说明,从中央文件解读到上海经验介绍,宏观上阐述了学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历史背景、政策依据、努力方向以及意义举措。

接着,研讨会开始进行交流环节。《饮食文化》、《中国现当代文学》、《有机化学》、《潮州音乐》、《司法社会工作》、《中国舞蹈史与赏析》、《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音乐史》、《中国美术史》、《国际商务概论》等10门专业课程被列入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试点课程。会上,该课程重要负责人饶毅萍等10位老师围绕本次课程思政建设的指标体系、课程性质、教学框架、内在思政元素、教学大纲调整设计、课程思政主题思想等方面,分享了本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老师们表示,“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自然地带入,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透着思政育人的内容,从“术”到“道”,在教学设计里体现着“教育学生为人处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民族复兴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

交流环节结束后,马院副院长陈辉林作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专业课教师和马院教师在本次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期准备,并就本次项目建设,在课程设计优化、教学过程管理、业绩材料准备、宣传推广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万事起头难”,马院希望老师们要迎难而上、打开局面,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力争达成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