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英咀华 尽展其才——访1995级英语教育专业校友金力楷
发布人:校友会复审  发布时间:2019-07-08   浏览次数:10



校友简介:金力楷,广东澄海人,原19959月就读于原汕头教育学院英语系英语教育专业。现任汕头市私立广厦学校副校长。

他放弃公立教师的职位,毅然决然走向私立学校;他所读专业是英语教育,却精通灯谜文化;他来自农村,但却无不散发着城市人的前沿和远见。他像一本智慧全书,让你读起来爱不释手,又像一杯甘醇馥郁的美酒,让你饮后口齿留香,回味无穷。他是谁?他就是私立广厦学校中学部副校长金力楷,学院1998年毕业的优秀校友。今天,记者将通过与金力楷校友面对面的采访,带您走进他的故事,让你领悟另一番人生境地。

醉心灯谜   传承中华文化

金力楷校友从小在汕头市澄海区的一个小镇长大,农村生活自然而然地赋予了他质朴、殷实等美德。也许是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如今的金校友身上无不散发着城市人前卫的气息,整个人看起来意气风发,气质非凡。

金力楷高考后便来到汕头教育学院就读于英语系英语教育专业,在校期间担任学院灯谜协会会长。谈到灯谜,金力楷的脸上洋溢着自信与欢乐。据他介绍,自己来自澄海农村,澄海具有厚重的灯谜文化,自己从小就受到灯谜文化的熏陶,自己对灯谜也十分感兴趣,经常研读有关灯谜的书,加上老师的指导,自己在灯谜领域小有成就,自己也一直保持着对灯谜的热爱。所以一到大学,他便毅然地担起灯谜协会会长这一职务,经常举办一些灯谜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外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灯谜文化。

金力楷校友对灯谜的热爱并不仅限于自己的“自娱自乐”,他更将传承和传播这种古老的中华文化视为己任。因此,在他走进私立广厦学校的同时,也一同将灯谜文化带给了私立广厦学校的师生们。面对记者的采访,金校友坦言道:“私立学校除了日常教学以外,还需要办出自己的特色,以利于学校的对外宣传和树立形象,而灯谜就是我们的招牌。” 私立广厦学校是一所富有浓重灯谜文化气息的学校,今年年初,学校代表广东参加由央视举办的“中国谜语大会”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枚金灿灿的“勋功章”离不开学校师生的努力,当然也有金副校长的一半。据了解,广厦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一年级每周都为学生安排了一节灯谜课。那么,开设灯谜课除了传承文化以外,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还有哪些好处呢?金校友向我们细细分析道:“学灯谜对学生来说,能够积累一定的知识。学生通过自己看书或听老师讲解,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文史知识,了解一些历史典故。它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开动脑筋,而且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由此观之,灯谜之于学生,益处甚多。金校友本人也通过亲自教授灯谜课,增进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立志从教   结缘广厦学校


1998年,是金力楷的毕业之年。但在毕业之初,他却做了一件轰动全外语系老师和同学的事。原来,当年从教育学院毕业的学生均享受国家编制,金力楷亦没有例外,他被分配到澄海某中学教书,而他却放弃公立学校教师的职位,毅然决然选择私立学校。当时整个系只有班主任余俊珊老师支持他的决定,其他领导和老师都极力反对。聊到此事,金校友坚定地说:“我不后悔!”是何原因使他放弃福利好又相对稳定的公立学校,选择收入相对较低且发展前景迷茫的私立学校呢?金校友回顾说:“当时觉得回到农村的学校,虽平稳但没挑战,自己也不想一辈子呆在农村,我想接受挑战,寻求其他发展空间,所以毅然决然地放弃分配的公立学校。”多年以后,当金力楷回望这段经历时,他觉得其实这个选择也符合自己的性格,他骨子里就有这么一股冒险的劲儿,他是一个不安于现状、勇于接受挑战的人。是啊!每个人都有青春,青春就应该富有活力和朝气,要勇于挑战,我们不应该被世俗所压制,有梦想就应该执着去追求,这才是青春,这才是生命。金力楷校友的经历也告诉我们,有时不被看好的工作,其实也隐藏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能不能把它做好,干出属于自己的风采来,还得靠自己的努力。

金力楷校友在学生时代,就一直梦想着当一名教师。他觉得自己受他的老师们影响较大,看到老师们站在讲台上传授知识,展现风采,心里对他们甚是钦佩。加上老师们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心,这更让他想成为像老师们那样敬业善良的人。所以高考前,金力楷校友第一志愿便报读了师范院校,大学毕业后也如愿以偿,成为一名教师,金力楷校友也在用毕生的努力在实现着儿时的梦想——成为一名对学生倾注爱心、对教育事业有所贡献的人民教师!

在应试教育的年代,也许大多数人都以“成绩好”为好学生的首要标准,那么在金校长的心目中怎样才算一个好学生呢?“在我看来,品德是最重要的,成绩不一定要最好。”金校长答道,“一个人的成功与他的优秀品德是离不开的。只有品德好的人,才有人愿意帮助他,跟他做朋友或是成为合作伙伴。社会的工作不可能单打独斗完成,需要团结,需要合作。就如一个作家写一篇稿子,没有人愿意帮他发表,再好的作品得不到传播也是枉然。所以有好的品德,即使成绩不优秀,他仍然是一名好学生。”除了“品德为先”这一硬性指标,金校友认为,对学习的态度正确与否也是考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作为一名好学生,热爱学习的态度是必不可少的,不管考试成绩是否优秀,但都要热爱学习,这种热爱不仅有助于学好课本知识,更有利于把学习发展为一种兴趣爱好,把坚持学习变成一种习惯。”当面对“问题学生”时,金校友是怎样的一种态度?他又是如何教育和感化他们的呢?金校友认为:“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学生不听教、不学习的原因。有些学生只是调皮捣蛋,但内心十分善良,品质不坏,因此要耐心地与他们交流沟通,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不是一味地责骂。有时候老师的一句话能够影响学生一辈子,甚至改变他的人生。”


饱览诗书   施展能力才华

金力楷校友在大学期间尤其喜欢读书,许多中文系的学生读过的书都没有他读的多,他经常看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或是百强小说,有时也品读经典。他热爱读书的好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现在当了校领导了,事务繁忙,但他仍不忘读书。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金力楷校友不仅热爱看书,还一直坚持做读书笔记,从大学到现在堆叠起来的笔记本已有厚厚的一摞。他自豪地说:“这就是我的财富。”有量的积累,才能获取质的飞跃。也许我们现在读了几本书觉得没什么作用,但它储存在我们的脑海,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我们的行为习惯,甚至改变我们的人生。一个人若是饱读诗书,他看起来总比别人多了点独特的气质,并且他的行为谈吐各方面都显得比别人优雅,这也许就是古人所说的“书多人必贤”吧!

金力楷校友可谓是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在与他的交谈中,最让笔者佩服的是他的口才,名言名句信手拈来,在做人做事方面颇有一番心得体会,所说的道理让我们拍手称快。这样一位年轻的校长,却 已经拥有十分丰富的人生阅历,似乎已经看透人生百态,能够处事不惊,宠辱偕忘。

我没有宗教信仰,我信仰的是我自己。”能够说出这句话来,说明金力楷校友是多么的自信。一个人只有拥有足够的信心和强大的内心,才能走过风雨,战胜磨难,携手成功。“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经过岁月的摧残还不会变呢?只有才华!”金校友如是说。他觉得别的东西总有一天会离开会消逝,只有自己具备的才华才永远属于自己,任何人无法窃取。一个人必须具备才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打造自己,形成自己的特色。

金力楷校友在广厦学校做了半年英语教师后,就被调到学校教导处工作,后来做了校团委书记、办公室主任 ,2007年晋升为副校长。他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的成绩证明,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他还会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在人生道路上逐步施展自己的才华,创造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追忆往昔   谆谆告诫校友

金力楷校友在高中时代就已经是学生会主席。来到大学,还继续勇挑英语系学生会主席这一重担,他尽心尽力地为学生谋利益,为师生服务。正是因为在学生时代做过这些学生工作,能力得到了锻炼,以至于日后在处理一些学校事务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金力楷校友认为:“当学生干部的经历给我的人生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也让自己受益匪浅,它使我锻炼了口才,培养了思维能力,提高了勇气以及学会人际关系的协调等等。”

母校的老师和同学都很好,大家和睦相处,互相关心,这让金力楷校友印象深刻、至今难忘。特别是班主任余俊珊老师对他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也给了他很多的教育启示,对他产生很大的影响。英语系的沈锦坤老师也很信任他,放手让他去做学生会的事情,给了他很多锻炼的机会。

在谈及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做好哪些准备时,金力楷校友建议,首先,学好专业知识。要应对社会的竞争,就必须使自己的专业基础和理论知识扎实牢固;其次,是要博览群书,积累课外知识;最后,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努力奋斗。根据他多年的见识和阅历,得出这样的经验之谈: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是喜欢读书的,他会利用一定的时间去读适合自己的书,这些书比他在学校读的书更加重要。他还提醒我们,这个社会人才很多,机会也很多,问题是你要抓住迎面而来的机会。我们必须充盈自己,提升自己,只有这样,当机会降临到我们头上时,我们才能牢牢抓住。

金校友认为,每所大学都有属于自己的精神文化和品牌特色,他希望母校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文化,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师范型、技术型、专业型人才。在关于就业之路的问题上,希望学院提醒学生时刻思考:自己的职业追求是什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然后制定属于自己的职业规划, 一步一步向前发展。他告诫在校的师弟师妹们:工作不是好的就合适,而是合适的才是好的。所以毕业生应该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从而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创造出不凡的业绩。

与金力楷校友交谈,犹如欣赏一场春雨,它淅淅沥沥,富有诗意,使人空灵清新,焕发活力。在这期间,又能获取许多人生道理和成功经验,笔者不禁感慨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院报学生记者/谢晓欢

指导老师/唐林汉